近期,纪检监察处组织各职能部门集中开展师德师风案例警示教育,覆盖162名教职工。通过典型案例通报、警示教育视频学习、制度解读和集体承诺等形式,让“师德是第一标准”的理念深植人心,进一步筑牢“师德底线不可破、纪律红线不可碰”的思想防线,为学校高质量发展筑牢思想根基。
警示教育:以案为镜,直击痛点
本次警示教育聚焦师德失范典型案例,直观展现了失德行为对个人、学校和社会的严重危害。各部门同步学习了学校相关制度和规定中关于师德师风的相关要求,明确“一票否决”“永不录用”等刚性条款,还观看了师德师风警示教育片,让纪律意识入脑入心。
部门笃行:守责践诺,行胜于言
▌教务处:师德是第一标准,侥幸心理要不得
“案例中因作风问题被免职、辞职的教训太深刻了!”校长助理兼教务处处长张健结合教学管理实际强调,教务处作为教学职能部门,必须严守《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不仅要杜绝骚扰学生、滥用职权等行为,更要在课程审核、考试管理中做到廉洁公正,用‘业务精湛、作风清廉’的形象守护立德树人初心。”

▌学科建设办公室:三个带头,筑牢廉洁防线
学科建设办公室主任黄红豆以“带头严守政治纪律、带头执行规章制度、带头净化生活作风”为承诺,直言案例中的“虚报费用”“任人唯亲”等问题警示我们:“权力是责任,不是特权。在经费管理、人员聘用等关键环节,必须做到公开透明,及时纠正苗头性问题,绝不触碰‘高压线’。”

▌品牌招生办公室:师德是学校声誉的生命线
“学校的声誉经不起任何失德行为的冲击!”品牌招生办公室主任石耘川直指招生工作的特殊性,“一旦教师出现作风问题,家长和社会的信任会瞬间崩塌。我们必须与合作高中、学生保持‘清亲’关系,用‘等距离交往’守护学校多年积累的口碑。”

▌流程与体验中心:三尺界限,守护师生纯粹关系
“师生交往要守‘三尺界限’,同事相处要‘清爽纯粹’!”流程与体验中心主任吴玲提出具体要求:宿舍管理中严禁暧昧关系,办公场合杜绝“小圈子”,“权力行使必须阳光透明,比如采购招标、流程审批,绝不能搞暗箱操作,让每一项工作都经得起监督。”

▌学生处:杜绝看客心态,自查自纠筑牢防线
“案例中的教训警示我们:师德建设没有‘旁观者’!”学生处处长李琦在总结讲话中直指“看客心态”的危害,强调全体人员必须从思想深处认识到师德师风的核心地位。他强调,“既要引以为戒、自查自纠,主动排查学生管理、奖助评审等工作中的风险点,更要推动各中心开展‘二次学习’,通过撰写心得体会、案例研讨等形式,把纪律要求转化为日常行动自觉。”

▌组织人事处:以师德为尺,筑牢育人根基
“师德师风是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任何失范行为都会损害队伍形象和学校声誉。”组织人事处处长赵越强调,将以案例为镜鉴,在教师招聘、职称评聘等环节严格落实“一票否决制”,同时带头践行《师德师风承诺书》,把“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的要求融入每一项工作,为学校打造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把好“入口关”“监督关”。

▌财务处:严守财经纪律,筑牢廉洁防线
“案例中‘虚报费用、篡改报销凭证’的教训尤为深刻!”财务处处长葛运红直指财务工作风险点,强调部门将以“零容忍”态度强化经费监管,既要严格执行报销流程,杜绝“人情账”“糊涂账”,也要建立日常监督机制,通过定期自查、交叉复核等方式,让每一笔经费使用都合规透明,守住师德师风与财经纪律的双重底线。

▌幸福社区中心:宿舍即阵地,育人无盲区
幸福社区主任杨华提出,作为离学生最近的育人阵地,必须严守“三条红线”,“三尺讲台有底线,师生交往有红线”,严禁任何形式的暧昧关系;同时,将警示教育纳入每周例会,实现“常学常新”;对背后传谣、拉帮结派等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宿舍不仅是生活空间,更是价值观塑造的课堂,我们要以‘等距离交往’守护师生纯粹关系,用‘零容忍’态度筑牢社区育人防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