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5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组织开展暑期思政研修团远赴开远和蒙自开展乡村振兴实践,继续深化“行走的思政课”。

走进乡村热土,见证时代蝶变
学院师生走进开远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核心区的黑泥地社区。这个荣获全国“创建无邪教示范社区”、云南省“美丽村庄”等荣誉的彝、苗、壮、汉多民族聚居新农村,呈现出一幅党建引领下“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生动图景。通过实地考察与交流,师生们深刻理解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边疆民族地区的实践伟力,乡村振兴战略带来的深刻变化成为坚定“四个自信”的鲜活教材。

触摸铁路历史,铭记开放抗争
团队转赴蒙自市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碧色寨火车站。作为滇越铁路云南段第一大站和中国近代史上最早的火车站之一,碧色寨见证了近代中国的屈辱、开放、抗争与奋进。师生们在此聆听讲解,触摸历史铁轨,感慨于这条“世界工程奇迹”所承载的厚重民族记忆与发展历程。
追寻星火之源,体悟革命精神
本次研修的“压轴”之行是前往位于蒙自芷村镇深山中的中共云南第一次代表大会会址——查尼皮。在庄严肃穆的会址纪念馆内,通过详实史料和动情讲解,师生们仿佛回到1928年血雨腥风的岁月,深刻体悟了中共云南地方组织在极其严峻形势下,于边疆多民族地区毅然举起武装斗争旗帜的非凡勇气和坚定信念,接受了一次深刻的党性教育和精神洗礼。

本次行程将课堂设在乡村振兴一线与革命圣地,让学院师生们:在乡村实践中见证发展,真切感受新时代历史性成就和党的创新理论的磅礴力量。在历史现场感悟初心,深化了对党领导边疆各族人民进行艰苦卓绝斗争光辉历史的理解。在行走思考中升华认识,提升了思政课的感染力与实效性。
学院党总支将以此次研修为契机,持续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引导师生将从红色历史、乡村巨变中汲取的力量,转化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时代新人的强大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