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通知公告
  • 中共云南工商学院委员会关于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2-11-24

    各党总支、支部、各二级学院、处(室)、中心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把全校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师生员工的思想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把力量凝聚到党的二十大确定的各项任务上来,按照党中央部署和省委、省委教育工委工作要求,结合学校实际,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党的二十大的重大意义,准确把握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核心要义

    党的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是一次高举旗帜、凝聚力量、团结奋进的大会。大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分析了国际国内形势,提出了党的二十大主题,回顾总结了过去5年的工作和新时代10年的伟大变革,阐述了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等重大问题,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行了战略谋划,对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出了全面部署。

    习近平同志的报告,深刻阐释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描绘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为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指明了前进方向、确立了行动指南,是党和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是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体现了党的十九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成果,体现了党的二十大报告确定的重要思想、重要观点、重大战略、重大举措,对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持和完善党的建设、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提出了明确要求。

    党的二十届一中全会选举产生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一批经验丰富、德才兼备、奋发有为的同志进入中央领导机构,充分显示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兴旺、充满活力。

    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必须坚持全面准确,深入理解内涵,精准把握外延。要原原本本、逐字逐句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和党章,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届一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大的主题,深刻领会过去5年的工作和新时代10年的伟大变革,深刻领会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深刻领会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深刻领会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深刻领会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的重大部署,深刻领会教育科技人才、法治建设、国家安全等方面的重大部署,深刻领会国防和军队建设、港澳台工作、外交工作等方面的重大部署,深刻领会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和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部署。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学校的首要政治任务,事关党和国家事业继往开来,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于动员全校广大党员干部和师生员工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加快学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全校各级各部门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实际行动践行对党忠诚。要深刻认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是深受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拥护和信赖的领导集体,习近平总书记是全党拥护、人民爱戴、当之无愧的党的领袖,健全完善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机制,坚定不移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党的团结统一。要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将党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付诸行动、见诸成效,不断强化教育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1. 精心组织实施,认真做好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宣传工作

    各部门要周密部署、精心组织,突出针对性、务求实效性,既整体把握、全面系统,又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紧紧围绕《中共中央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决定》提出的“七个聚焦”,分类统筹、形式多样开展学习培训、宣讲巡讲、研究阐释等,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在全校落地生根、结出丰硕成果。

    (一)系统推进学习培训。全校各部门要紧密结合党中央即将在全党开展的主题教育,分类指导、分众实施,面向全校师生开展多形式、分层次、全覆盖的全员培训,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师生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各基层党组织要把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重点内容,制定系统学习计划,列出专题进行研讨。通过举办培训班、学习班等形式,集中一段时间对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进行集中轮训,借助“万名党员进党校”等活动,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师生专题学习培训。要深入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制度,广泛开展专题“大学习”。要重点学好党的二十大报告和《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用好《党的二十大报告辅导读本》《党的二十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等辅导材料,善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云岭先锋”App等新媒体资源,力求学深学透、融会贯通。

    (二)广泛开展宣讲巡讲。从现在起到明年年初,按照党中央部署认真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活动。要认真安排、配合服务好中央宣讲团、省委宣讲团、省委教育工委宣讲团和学校师生宣讲团宣讲工作。各级管理干部要模范带头,深入基层一线宣讲,同师生面对面交流,以实际行动带动广大党员师生学习。要组织优秀教师代表、大学生骨干等成立宣讲队伍,主动谋划安排宣讲巡讲,结合实际开展不同形式的宣讲报告,深入开展校园巡讲、网络巡礼,在广大师生中有计划、分层次、多形式地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活动,统筹推进“大宣讲”。要举办形势政策报告会,收听收看“张桂梅思政大讲堂”专题节目,邀请党的二十大代表、领导干部、专家学者、老党员、先进典型和师生代表等开展“大讲授”。要积极组织党员干部和师生参加“党课开讲啦”“千堂党课下基层”“学习二十大,教育在行动”“高校基层党组织学习二十大示范微党课”、“云岭师生说”理论宣讲比赛等活动,广泛参与党外知识分子“团结奋进大讲堂”和高层次人才专题研修。要创新宣讲方式,丰富宣讲形式,开展网络宣讲活动,增强宣讲的说服力、亲和力和针对性,让广大师生听得懂、能领会、可落实。

    (三)深入开展研究阐释。要充分发挥学校的平台优势、学科优势、人才优势,对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开展体系化研究和理论性阐释。组织召开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理论研讨会、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师生座谈会等,发动师生积极参加理论研讨、座谈交流和理论征文等活动,交流研究成果,深化思想认识。要围绕党的二十大提出的重大判断、重要思想、重要观点,用好理论研究中心、马克思主义学院、新型智库、社科项目等平台载体,组织全校教师进行深度研究,推出一批有价值、有分量的研究成果。

    (四)有机融入教育教学。要把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和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打牢广大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思想根基。要用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统编教材,用好教育部推出的示范讲义、示范慕课等教学资料,组织思政课教师分专题、成系列地开展集体备课,将党的二十大精神有机融入思政课教学。认真组织开展书记校长“同讲一堂思政课”活动。持续推进课程思政,结合各学科专业知识,及时组织修订完善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将党的二十大精神有机融入专业课教育教学。

    三、贯彻落实好党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着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各部门和二级学院要大力弘扬马克思主义学风,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找准工作突破口和切入点,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到学校高质量发展各方面,体现到做好今年各项工作和安排好今后工作之中。

    (一)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加快构建高质量党建工作体系,深入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持续开展新时代高校党建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工作,积极争创全国高校党建“双创”项目、高校“一流党建”示范党组织,推动学校党的建设与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深度融合。要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和强化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加强意识形态阵地管理,持续深化平安校园建设,坚定维护国家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意识形态安全。要不断深化全面从严治党,坚决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要从严从紧、科学精准做好学校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确保师生生命健康。

    (二)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学生,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学生,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深入实施“时代新人铸魂工程”、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行动计划,持续推动“大思政课”建设,不断健全学校育人机制,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要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进一步加强在高层次人才、优秀青年教师和优秀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要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深入开展“石榴籽一家亲”“手拉手心连心”等活动。要进一步开展美育浸润行动计划,推进劳动教育,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三)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深入实施“121”工程,加快“双一流”建设,落实“增BD”行动方案,加快优势特色学科专业建设,深化学分制改革,打造特色育人品牌,开展好本科专业综合评价,进一步提升学校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四)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要全力做好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开展“校园招聘月”“访企拓岗”等活动,健全学校就业指导体系,持续加大就业困难群体帮扶力度。要大力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数据驱动的教育治理新模式,以数字化带动教育转型升级,以教育信息化支撑引领教育现代化。要统筹实施各级各类教育专项工程,保障校园安全防范能力提升。

    (五)打造一流教师和人才队伍。要全面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和师德师风建设,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不断优化教师考核评价,推进教师发展中心建设,着力提升教师队伍专业素养和育人水平,打造有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要抓好抓实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打造学术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持续加强基础学科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优化教育结构、学科专业结构、人才培养结构,大力加强教育国际交流,持续推进高水平教育对外开放,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四、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取得实效

    各部门要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加强组织领导,在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上下功夫,推动学校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一)压实工作责任,狠抓任务落实。各部门要按照党中央部署和教育部、省委、省委教育工委、校党委工作要求,结合本部门实际,对学习宣传贯彻工作作出专题部署,提出具体要求,明确任务清单,着力抓好各项工作落实,迅速兴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热潮。要持续深化作风革命、效能革命,做到“一把手”作表率、管理干部带好头、中层干部挑重担、一般干部争先锋,通过作风转变、效能提升,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各级党组织要落实主体责任,统筹抓好学习宣传和疫情防控,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加强工作指导和督促检查,确保各项工作安全有序开展。

    (二)严明纪律要求,把握正确导向。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着力用党的二十大精神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在开展宣传报道工作时,要严守政治纪律、宣传纪律,注意把准方向、把牢导向,牢牢把握宣传引导的主导权、话语权,防止错误思想言论和有害信息传播。要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按照谁组织谁负责原则,强化对各类宣传文化阵地的管理,加强舆情监测分析研判,及时发现和处置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坚决防止学习教育和宣传宣讲中的形式主义。

    (三)突出教育特色,深化宣传报道。要围绕落实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和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遵循教育事业发展规律和学生成长成才规律,广泛开展内容丰富、特色鲜明、针对性强的学习宣传活动,做到规定动作必到位、自选动作有特色。要积极拓宽对外宣介途径,加强解读阐释,主动引领议题,着力增信释疑、扩大共识。要严格按照党中央精神全面准确开展宣传,积极协调用好各类媒体,充分用好自身平台,采用师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坚持分众化、差异化、精准化,不断深化对党的二十大精神特别是对教育工作决策部署的宣传阐释,生动展示各级各部门的典型事迹和进展成效,让正能量产生大流量,持续营造浓厚氛围。

    各级各部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情况和特色做法,请及时报告党委宣传部。


    中共云南工商学院委员会

    20221124